写好文案的小技巧

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教你成为一个最优秀的人,只有最厉害的作品才能告诉你文案背后的底层逻辑

写好文案的小技巧

如果作者先将角色带入文章,那么角色就可以在文章中带入生活。

「要当好队友,别当二师兄」

这位作者对于次文化中所谓「猪队友」的意涵、出自西游记的典故、以及对猪八戒「略带贬意」的文化定位,都必须有所理解。

讲得更深一点,还包括在文案中不直接提「猪」,而先以「好队友」来反衬、再用「二师兄」来隐喻「猪」;一来为语意加个转折趣味、二来避免因为太直白而得罪不喜欢看到「猪」字的人,这些都需要比较好的构句技巧才做得到。

同样的,这一点也必须是文案写作者的考量;包含自己对目标市场文化的理解、以及对目标族群的认识等等。

我曾经在英文文案中用了「自以为老外都懂」的莎士比亚作品典故,结果很多老外也看不出来;幸好这「看不出来」并不影响对文案语意的理解。因为这个范例的出发点是假设大家都读过《西游记》,而这一点当然是不一定成立的,所以并不是读者的问题。

无论对于华文读者和文案写作者,「二师兄」这个例子都不难理解;但如果说这段文案是出自一位(例如)英国人之手,我们可能就会觉得她「很懂」。

也就是说,当我们写英文或其他外文文案时,如果要能写到「很懂」的境界,对于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和「杂学」就起码要有「当地人常识」程度的理解。这一点不难,但也不是那么容易。

其实写中文文案也是一样,只是常识等级的背景和杂学对我们来说太容易,但对读者来说也一样容易,所以要靠这种技巧让文案出色,并不是那麽容易;如果要能写出更有意涵、更「懂」的文案,就必须在杂学的广度和深度上,做到「超越常识水准」的程度。

这些杂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材料取之不尽,端看个人对资讯接触面的广度、以及将这些材料融会贯通之后纳为己用的敏锐度。

有时候觉得,我们的人生也像是一棵树,从生长到终结自然而有序,经历着春夏秋冬,经历着开花结果。其实写文章就是这样,内心越是丰富,文笔就会越发显得流畅,思想越是新颖,文章就会越发显得出尘。但需要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的是,在我们尽情抒发情感的时候,千万别忘了万字不离其根。因为脱离中心思想的文字就像脱离了枝干的落叶,也许会是一种散散浪漫的感觉,但它终究是孤独的。叶儿停留在树的周边还有一种飘零凄美的感觉,但若是被风吹的太远,慢慢的就成了没有方向的垃圾。

写好文案的小技巧

原创文章,作者:ad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d88wan.com/205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