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3条提升摄影技能的口诀金句
有影友给小编发了一些前辈们总结的摄影口诀,问要如何正确的理解这些口诀,小编观看了之后,真的是觉得这口诀总结的太有才了,几乎把我们常规摄影中遇到大部分问题用精炼简洁的词语给整理并解决了。FUN摄影就针对这些摄影实用口诀,结合了之前前辈们的分享的思路,重新进行了优化和整理,全部译用大白话的方式进行讲述,理解起来会比较容易。同时这些摄影口诀适用大部分手机和相机摄影。感兴趣的伙伴可以尝试多看看。
先看看这些口诀吧:
大景靠勤跑,睡前看气象;正午没好光,好光在晨昏;
奇景重气氛,雨雾不放过;天雨带相机,傍晚等放晴;
大底加慢片,脚架快门线;变焦易耀光,尽量用定焦;
取下UV镜,装上遮光罩;脚架要锁紧,反光镜预升;
风景测中灰,白加黑要减;长曝勤测光,上下包几张;
负片宜稍加,正片可略减;广角重主题,长焦压缩景;
小光圈景深,全开糊背景;拍花侧逆光,慢门显动感;
溪流宜长曝,绵绵又密密;见山寻侧光,见水拍倒影;
对焦对主题,水平要抓平;偏光去反光,渐变平反差;
反差如过大,黑卡效果佳;长曝避车灯,岩石要湿润;
有云天要多,无云地为主;前景位关键,三分九宫格;
人物增趣味,画龙要点睛;观景去杂物,拍前拣垃圾。
接下来我们来逐条理解这些摄影口诀的核心意思,如有不足的地方大家可以评论区补充。
1、大景靠勤跑,睡前看气象
在往期的摄影经验交流中,就给很多影友分享过一句话:太懒的人是拍不出好照片的,想要拍出优秀的摄影作品,我们就需要不断的去探索新的环境,去发现新的拍摄机会,然后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的走出去,多观察多学习多练习才能让自己的摄影水平,才能去主动发现更多的拍摄机会。
因此我们看到每一幅优秀风光摄影作品都是靠着勤劳的双腿、不辞劳苦的长途跋涉、饱受着春夏秋冬的雨雪风霜的洗礼而得来的。因此天气情况也是摄影人最敏感的问题,所以要首先掌握第二天的天气情况,特别是关注一下第二天的早晨及晚间最重要。不过还有句话,叫烂天出大片,有时候越是极端的天气越是会有更多的超视觉大片的拍摄机会。
2、正午没好光,好光在晨昏
光线是摄影的核心,但对于光线的运用也需要讲究时机与方法,特别是风光摄影对光线的要求更加的严格和苛刻,比如中午的阳光,几乎接近90度,这时直射的阳光光线会比较过硬,受光的区域也会变得直白或死白一 片,从而导致被拍摄的照片的部分区域会丢失细节。
在往期的摄影教程中也不止一次给大家分享过关于光线的运用技巧,那么合适的光线运用时段一般是指在每天的上午10点之前到下午4点以后,这时的光线会变得比较柔和,同时光线角度比较低,使拍摄出来的照片画面变得更加立体,明暗过度比较自然,同时具有较强的层次感,找到合适的拍摄角度,比如侧光位的角度,还能表现出强烈的细节及优秀的色彩效果。
3、奇景重气氛,雨雾不放过
很多人一看到不好的天气,就会有种感觉拍不出好照片的心理,可是这种想法刚刚相反,越是特殊的天气条件,越是会有着较多的出片机会,比如我们遇到过的雾、雪、或是暴雨来临前的天气。不过也得靠运气,同时还需要自己不断的去寻找更好的拍摄角度。特别是有雾的天气,再加上刚好你所在的拍摄环境充满了古风韵味,那就可以拍摄出一种古风梦幻般的画面意境。不过要做好相机的防潮防水工作。
4、下雨带相机,傍晚等放晴
其实这个技巧更适合春夏季节,另外没事儿也要养成出行必带相机的习惯,如果刚好遇到了雷阵雨天气,往往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好光线,而且会经常拍摄出氛围感非常浓重的好作品。不过需要我们提前做好相机的防水工作,要防止相机和镜头不被雨水打湿。
另外在暴风雨过后,如果刚好遇到雨过天晴的情况,就有可能会出现比较梦幻的彩虹或是奇特的光线效果,还有就是地面也会出现反光后的倒影效果,这时我们就可以进行拍摄创作了,也可以尝试拍摄夜景作品。不过一定要掌握好拍摄时间,因夜景的最佳拍摄时间基本就是天黑前的二十几分钟。
5、大底加慢片,脚架快门线
有句话叫底大一级压死人,所以在入手器材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还是考虑传感器尺寸较大的相机,这样我们就能得到更好的画质效果与宽容度。另外在拍摄风光照片的时候,常规上都是使用小光圈,这样可以得到较大的景深。但在使用小光圈的时候,通光量也会随之减小,然后快门的速度相对就会减慢了很多。当快门速度低于临界点时,如果不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就会导致照片模糊。这时我们就需要考虑准备三脚架和快门线。
6、变焦易眩光,尽量用定焦
针对变焦镜头容易出现眩光的问题,其实随着近几年的光学科技的发展,已经改善了很多,但是一些低档次或入级变焦镜头仍然会有这样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有经验的摄影师喜欢使用宁焦镜头进行摄影创作的原因之一。俗话说“定焦无弱旅”,在一些特定的拍摄视角及特定的场景中,定焦镜头仍然是我们进行拍摄的首选。
定焦镜头无论是在画面的细节表现上,还是在光圈的调整上,以及畸变的控制都要比变焦镜头好的多。不过定焦镜头有些废腿,要全靠摄影师走位才能拍摄到更好的角度。
7、取下UV镜,装上遮光罩
相信有经验的伙伴们在这一条建议上会深有感触,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无论怎么拍,都无法解决成像时的对焦问题及模糊问题,就是因为我们在镜头前装置的UV镜造成的,因为有些低质的UV镜片,并不能达到较好的通透度,及过滤杂光的效果。这时如果你摘掉UV滤镜的话,说不定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在进行逆光或侧逆光拍摄创作的时候,很多伙伴会发现自己拍摄的照片有很明显的眩光问题,如果这时你将遮光罩装在镜头上,并适当的调整角度与构图思路,就可以可以有效的阻挡杂光进入,而且还能保护镜头,所以遮光罩也是摄影时必备的配件。
8、脚架要锁紧,反光镜预升
三脚架和晃动或是不稳定是照片出现模糊的原因之一,有时候我们使用低速快门的时候,如果三脚架没有锁紧,就会因为风阻的问题出现抖动,从而影响我们的拍摄质量,所以在我们使用三脚架来稳定相机的时候,记得一定要检查三脚架的锁扣是否锁紧。
反光镜的开启,需要多按一次快门,便是这样可以减少曝光时出现的震动,一样有助于我们拍出更加质感的照片细节。
9、风景测中灰,白加黑要减
拍摄视频时,有一个叫Dlog的格式,目前就是拉平均曝光效果,然后可以在后期提取到更多的细节出来。那么在进行拍照和时候,为了能得到更加优秀的细节及正确曝光效果,我们就需要找到精准的测光模式,比如在拍摄风光摄影时,对中灰区域进行测光,这样就可以得到明暗区域都具有细节的照片。
所谓的白加黑减,主要运用在我们拍摄黑色及白色物体的时候,为了准确的还原出真正的黑色和白色,就需要在拍摄黑色的时候,减低曝光;在拍摄白色比如雪景的时候,想要得到真正的白色,就需要提升曝光。这主要是因为相机在拍摄任何物体的时候,都出以18度灰的曝光标准来进行。因此我们看到的很多的照片发灰都是正常的现象。
10、长曝勤测光,上下包几张
如果你拍过一些长曝的照片,就会发现无论你在一个地方拍过多少次,每次去拍,都不可能一次性拍成功,因为光线的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如果想要拍出精准且充满细节的照片,就需要不断的进行测光,这样多拍几次才能知道正确的曝光参数。
同时不要忘了相机还有一个很好用的功能,就是包围曝光,就是分别以欠曝、正常、过曝的方式多拍几张照片,就可以分别得到亮部的细节、中灰调细节以及暗调细节都有的照片。然后设置在相机的自动合成之后,就可以得到一张明暗细节都有的照片了。
11、负片宜稍加,正片可略减
这经验之谈,在拍摄负片的时候,加一点曝光,可以得到更多的暗部细节更多,拍摄正片的时候,减一点曝光,可以得到更多的亮部细节。
12、广角重主题,长焦压缩景
广角镜头在拍摄风光摄影时,可以发挥出更加抽象及强烈的视觉效果,特别是一些大场景,能得到更加宽广的照片画面,但是这样的画面在选景上要求更加严格,如果太杂乱的话,就会给观众一种没有主题的感觉。
摄影构图艺术
¥39
购买
再说长焦镜头的特性,可以对场景起到一定的压缩作用,它的视觉显示效果刚好与广角镜头相反,更适合较长较远的拍摄距离,同时也适合拍摄特风光特写。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专业的风光摄影师出行创作一定会带上一支长焦镜头的原因。
13、小光圈景深,全开糊背景
这一条是玩摄影时必学的基础知识,小光圈景深大,比如F16可以得到较大清晰度范围,所以焦点范围就大,能起到大场景清晰度和细节表现的作用。大光圈景深浅,焦点范围也就小,能起到突出主题,虚化背景的作用。不过我们在拍摄创作时,还要结合实际被拍摄景物,焦距,物距,以及构图的思路来控制景深的深浅。并不是强烈的背景虚化或是较清晰的景深效果就一定是好的。
14、拍花侧逆光,慢门显动感
想要得到质感通透,纹理清晰的花卉照片效果,不防试试使用侧逆光的角度进行拍摄。这样就可以得到立体感更强,花卉及纹理更加透明的照片效果。这也是摄影师在拍摄花卉照片时常用的手法。有些特殊的花卉可以利用慢门操作,形成动静结合的意想不到的意境和效果。比如我们拍摄荷花时,可以利用慢门来拍出唯美梦幻的拖影效果。
15、溪流宜长曝,绵绵又密密
无论是我们碰到了溪流河水,还是倾泻而下的瀑布等场景时,都可以尝试利用慢门来进行长时间曝光,这样可以使画面呈现出绵绵细雨的拉丝感觉。当然,你也可以利用高速快门拍摄瀑布或海浪翻滚时凝固的瞬间。这个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决定。
16、见山寻侧光,见水拍倒影
如果你发现你拍摄的山景风光照片总是显得平淡无奇,并没有更多的可观赏性,也无法吸引观众的视线,那就换个思路,去利用侧光的光线角度去进行拍摄,这样就可以让山景风光充满较强的层次感与立体感了。
拍摄水景的时候,不要总是把注意力放在水面上面,可以调整角度,去寻找水景里存在的有趣的倒影画面,特别是在风和日丽、风平浪静的情况下,水面就像一面镜子,利用可以利用的场景拍出倒影的作品更具有诗情画意。如果你能找到更好的角度,还能拍出天空之镜的效果。
17、对焦对主题,水平要抓平
想让自己的照片吸引着观众的眼睛,对焦对主题,这是摄影人最基本的操作规程之一,焦点在哪里,主题就在哪里,这是摄影创作的基本法则。拍摄风光摄影作品的首要问题就是水平与地平线的平衡控制,特别是拍摄建筑类主题,切记不可东倒西歪,让画面失调失去平衡等现象。
18、长曝避车灯,岩石要湿润
在拍摄长曝时,在前面已经讲过,需要稳定的光线环境,如果光线变化太快,我们就无法准确在夜景拍摄时得到正确曝光的照片,特别是那种会经常有光源出入又突然消失的情况,这样就会造成照片过曝或测光不准的情况。
那么在拍摄岩石或礁石岛屿时,最好选择雨后或者是湿润的岩石,因干燥的岩石拍出的效果会显得苍白、干渴、缺乏质感和层次。你也可以准备一个喷壶将干燥的岩石表面喷湿,这样湿润的岩石最能显示出色彩、质感和纹理的表现。
19、有云天要多,无云地为主
如果你学过三分法,这个建议就不能理解了,在拍摄风光照片的时候,三分法构图也是使用较多的一种构图方式。那么我们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关于天空及地面占比的问题。那么这里有一个总之就是,如果天空的云朵元素比较有特点,就将天空的占比取景多一些;如果没有云,同时地面有特点的话,将就地面的占比多一些。这样就可以让照片中的主题核心显示的更加丰富和多彩了。
20、人物增趣味,画龙要点睛
关于人文、人像、纪实类的摄影主题,大部分画面中的核心是以人物为重点,同时也需要强调照片中的情感或故事感。所以一个合格的摄影师,首先要熟悉掌握理解对人文人像类摄影的要求。比如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能代表每个人不同的情感和想法。特别是眼睛的表情与情感,如果可以你还可以尝试眼神光的塑造,利用人的眼神来传达情感与信息,这就是“画龙要点精”的真正含义。
21、前景位关键,三分九宫格
在摄影创作时,小编也特别喜欢运用前景元素来协助拍摄,有了合适的前景元素的配合,能使画面显得有层次、有深度、有感染力。如果发现你的取景效果显得太过于单调,或是不平衡,也可以试试让前景介入,前景元素并不是必须要自然存在的物体,也可以人为的创造和介入。
另外三分九宫格是摄影构图最为基本、最为常用的手法之一,九宫格在画面中将照片分成了四个黄金点,我们可以利用这四个点拍出的摄影作品具有灵性,而不至于呆板。另外还有其它的很多构图法,比如对比法、对称法、S构图法、斜线构图法、三角构图法等等,这些构图方式并不是特写的框架,还需要灵活的结合创作思路来调整。
22、偏光去反光,渐变平反差
偏光指的是CPL偏振镜,渐变指的是中灰渐变镜。那么如何正确使用偏光镜或渐变镜是我们需要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偏振镜的特性就是能更好的除去场景的一些杂乱、刺眼的反光现象,还原被拍摄物体的真实色彩与质感。
那么渐变镜能够平衡光线的反差。因为中灰渐变镜是一种带有一半中灰透明的半透镜,同时另一半则是全透明的状态。中间则是半透明到全透明的渐变效果。这种中灰渐变镜除了能够平衡光线的反差外,在与阳光成45度左右拍摄的情况下,还能压暗天空,使天空更蓝、白云更白的效果。
23、观景去杂物,拍前拣垃圾
为什么你拍摄的照片显得很杂很乱?为什么你拍摄的照片总是显得不干净?有着太多的干扰元素,就是因为在拍摄前我们没有对取景中的干扰元素去除,也没有在拍摄前对取景环境中的垃圾进行整理。所以在拍摄摄影作品时,为了能使画面变得简洁、干净。避免使画面出现杂乱无章、主题不分,喧宾夺主的现象发生。就需要做好这个前期的准备工作。
以上就是本期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内容有些长,如果你看完了,并看到了这句话,说明你是一位真正的摄影爱好者,并且对摄影比较执着的伙伴。也更相信你会在摄影的光明大道上走的更远,也能拍出更多优秀的摄影作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原创文章,作者:ad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d88wan.com/526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