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集锦+给学生的一些建议

【文书重要吗?】

很重要,极重要,超重要。因为它可能是你与招生官和学校的唯一的交流途径。

【英国文书跟美国文书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并不大,篇幅上,英国文书更简短。

内容上,美国的文书更多样化,比如设置不同的小essay,或要求personal statement和personal statement或者diversity essay。

【有人说,英国不怎么看文书,是真的吗?】

错。英国一些学校甚至会因为学生的文书不合格直接拒掉,比如KCL、华威。这并不武断,如果学生连一篇文书都写不好,学校有充分理由拒绝。

【英国和美国的申请都是越早越好吗?】

英国大部分学校是先到先得的原则,故越早递交越早收到offer。美国学校两种方式一种是滚动录取,比如分成三轮。这种情况也是越早越好。美国另一些学校则采取统一审核录取原则,比如Boston University的某专业,招生官明确表示,收集application后,集中审核,统一一次性发放offer。

【申诉是否有用?成功率如何?】

有用,成功率极微。如果真的是dream school,我建议拼尽全力好好地申诉一下子。每年都有两三个学生申诉,从拒转录,或者从waitlist转录。但按我的经验,大部分人只是嘴上嚷嚷,真要花精力去准备的时候,往往是自我安慰一下,就打退堂鼓了。

【Waitlist有希望转正吗?】

有机会,成功概率与你的努力正成比。关于waitlist没有定论。按逻辑来思考,既然有的学校设置了waitlist,说明这个system里有个缓冲buffer,肯定是要从里面捞人出来的。这个时候最好与学校进行沟通,补充材料,做些“类申诉”的动作,增加录取希望。2017年我有个学生是从剑桥的pool里捞出来转正的,但人家可不是老实坐等。

【如果签约机构文书弄得不好怎么办?】

尝试沟通或投诉换文书老师。试过之后,如果仍无法解决,果断寻找其他途径,因为时间耽误不起,交过的钱就当打水漂吧,毕竟录取最重要。我的学生有50%是在机构交过一遍钱的。舍弃沉没成本会有痛苦,但失学的痛苦要更大。

【Video essay是什么?】

可以理解为视频面试,预先至两到3分钟的视频。阐述你的申校原因和个人竞争力,通过“相面”的形式,来考察你的思维和性格。“相面”确实能看出很多东西来。

【Video essay要如何准备?】

花几天的时间,准备好稿子朗读或背诵几十遍。选择友好积极向上的背景,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录制。至少录制次数在10次以上,观摩复盘每次视频,看是否有表达和肢体语言上的瑕疵,下次录制中注意,直至完美。

【推荐信要托人找大牛来写吗?】

如果帮大牛做过事情打过杂,建议去做。如果并无交集,则推荐信没有太大效力。

【中介的背景提升项目是否有价值?有必要参加吗?】

有价值。考虑性价比,如果是SCI署名三作四作,加一封reseacher推荐信的,通常花费数万。如果囊中羞涩,不如净心打磨文书。如果不差钱,大可去。实习类的优先自己找,如果没时间或者找不到,就花钱去,那些项目里有实习的。

【暑校是否值得参加?】

值得。会有新的收获,同时打消学校对于你是否能够适应国外学习的顾虑。

【DIY的成功率怎么样?】

看如何定义成功。如果标准是不失学,那么成功率比中介稍低,但还可以。

如果标准是争取到the best offer you can get,那么成功率极低。

只不过大部分学生不自知而已。因为,选择了一条路,永远没机会知道另一条路上的风景是如何。

【托福要考多少分?】

一般来说,满足学校的要求即可。大部分情况,要在90分以上(到了大三托福考不到90,挺说不过去的)。对于排名靠前的学校,100分以上更稳妥,足够与其他竞争者持平。

【托福没达到学校language requirement怎么办?】

如果差几分,仍可申请。如果差十几分二十分,接着考!

如果特别想去,那么就做足文书的准备,用文书来解决这个问题。

过往成功案例有:71分(比学校最低要求低19分),99分(比NYU 100分要求低1分),雅思6.5(比usc 7.0要求低0.5),托福85(比俄亥俄州立90分要求低5分),雅思7.5(比剑桥W模块低0.5)。还有其他的,不过暂时想到这些。

【去国外考雅思有优势吗?】

这点没有定论。但我有三个学生,为了考雅思去过香港、韩国、日本、泰国、越南。按他们实际情况,其中两个在越南考的,比国内考的成绩高出0.5-1分。

【什么时间开始准备文书?】

理性区间是大三下学期那年6月-12月,在这个区间里,越早越好。

当然,有的人在大二就谋划出国了,自然更好。

【推荐信必须有edu邮箱吗?】

强烈推荐使用。有的学校要求必须是edu邮箱。如果实在实在没有edu邮箱,那么用普通邮箱也可以接受。

【实习推荐信必须用enterprise后缀邮箱吗?】

最好使用,如果无法使用或没有,那么用普通邮箱也可以接受。

【如何选择中介机构?】

这是个刀尖舔血的问题,等同于“如何消灭资本的逐利性?” 后续专门写一篇来讲。

【是否有必要把文书给老师或国外的学长学姐看?】

如果他们愿意帮忙,很建议给他们看,提意见。但千万不要迷信,哪怕是教授的话,也不要迷信。写作是写作者的事情,一个专业的写作者,代表千万个读者视角。而一个individual professor或学长,视角有限。

但要重视他们提的professional/academic意见,比如CS里提到的CNN网络或算法。

一句话,写作者对于写作拥有绝对话语权,professor对于技术内容有绝对话语权。

【文书语言是否重要?】

重要,重要的是信息内容和逻辑,而不是词藻、句式、故事性。别迷信native speaker,也别崇拜economist的风格,文书写成那样,读者多半认为作者不严肃,可能是个杠精。

【听说艺术类最重要的是作品集?】

作品集很重要,但文书对于所有的申请人都重要。有的学校专门要求写Artist Statement。学校需要的是可以顺畅交流观点的artists,因为是group learning under supervision,语言沟通能力是最基本的。

【什么专业的文书最难写?】

不建议过份差异化自己,容易产生偏见。如果说语言和构思上,人文类更考验感性认知和thinking。而理工类的则更考验逻辑。social work更关注申请人的责任感和善良的心。但所有文书的共通性是:展现竞争力。

如果非要说最难写的一类,是自由体essay。比如,圣母大学的“请提供三张照片,并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照片不一定是你拍的,你也不一定要出现在照片中。”这类essay看似没有任何规则,但恰恰最考验写作和思考。

【如果申请人属于LGBT群体,是否要在文书里提?】

这个确实是个diversity的点。但要看情况,综合考量。有的可以大写特写,有的强烈建议不提(写多了会有打人情牌的嫌疑,引人反感),有的建议稍微提一下子。

【英国学校跟美国学校在录取方面的区别是什么?】

英国偏严谨务实,比如某些master专业明确要求本科要学过quantitative courses,比如TESOL要求有practice或者formal work experience。

英国院校确实比美国更重视985/211。但不是硬性的要求。

英国往往严守规矩,比如平均分80、85分这两条线。但也不是绝对的,去年有个学生是GPA不到80分,没有达到UCL 85分线,也录了。

【跨专业申请难度大吗?】

难度大,看是半跨还是全跨,看原始专业和目标专业。但都值得去申,做得够好,结果自然会不错。这里说的“结果不错”,不是说“指哪打哪”(针对个体校),而是针对于你的选校组合,大概率不会落空失学。

【有什么建议给学生?】

一 破除偏见。

不要想当然,不然会容易在思想上带偏,后面再多努力也没用。比如迷信native speaker,迷信海外学长,迷信你在网上看到的文书写作的文章(包括我的文章)。要保持独立思考,要相信自己的逻辑,逻辑是不会骗人的,而感情和情绪会。

二 重视文书,把它当成毕业设计一样的大project。

几小时或者几天写出来的东西,是拿不上台面的。跟毕业设计一样,你的文书需要经过数轮进化才能够达到理想状态。根据个人经验,许多不错的学生实力其实足够,败在了观念上,错误的观念导致后面的选择、行动都错误,最终结果不理想。

三 树立自信心。

要相信自己是独特的,努力挖掘自身的闪光点,而不是盯着自己的短板。要了解自己的竞争者,但不要被负面影响。少做美梦,少搞花架子,多来些脚踏实地的行动。

四 大胆去尝试。

前年申到宾大、哥大、芝加哥的Z同学GPA才3.46,她连哈佛都申了。去年申到剑桥电影的Q同学,本科专业是哲学(许多人认为尴尬的专业),也成功了。托福71分,比UCI要求的90分差19分的阿雁也录了。

年轻人,除了拥有年轻的身体,也要有一颗自由、勇于探索、不惧挑战的心,不是吗?

原创文章,作者:ad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d88wan.com/526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