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儒家:人类社会所有问题,归根结底是哲学问题!
人类社会形态的最底层是哲学,不同的哲学呈现出不同的社会形态。人类社会要追求真理哲学,只有真理才能带来理想的社会形态,宗教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哲学。
古今中外社会形态的演变皆离不开哲学的演变。
华夏文明可以追溯到伏羲氏,伏羲氏时期是华夏文明婴儿时期。此时期社会未有什么哲学,也没有任何宗教。此时期人类按照本性发展,民风淳朴。在此时期,华夏文明产生了哲学。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传》
包牺氏就是伏羲氏,八卦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由阴阳演变而来。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两仪就是阴阳,人类第一个哲学就此诞生,华夏万年文明皆在论此阴阳哲学。在华夏文明语言体系下,不称其为哲学,而是道。只是在现在语言下称为阴阳哲学,古人称其为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世界万物生生不息,人类时刻身处变化之中,久而久之把变化当作了本身,然后就只能看到变化。阴阳哲学核心是易。易字上面是日,下面是月。日代表阳,为动,为变。月代表阴,为静,为不变。
此后的华夏文明不管什么学派,皆是在阐释阴阳哲学。易经是道家与儒家共同的经典。如果把华夏文明比喻为一个河流,阴阳哲学就是河流的发端,没有阴阳哲学就没有如此灿烂的华夏文明。
易经包含变化与不变,时间的流逝是变化,易经哲学就是要投过这个变化的时间,看到那个不变。此不变即是宗教所讲的最高神,哲学所讲的存在者本身。中国学派称其为道、天、天道、帝、上帝、天帝,这个恒常不变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一定存在。
易经哲学非常简易说明了天道的存在,而今人已经不信天道存在,成为了无神论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的中国人智慧远远不如自己的祖先。万年以前,祖先们就明白了的事情,今人却已经不明白了。
所有变化的事物皆可以用一个简单符号表示: —
恒常不变的天道也可以用一个简单符号表示: - -
天道与人有什么关系,在儒家哲学中,此天道被称为中,运用天道去指引人的行为,被称为中庸。当华夏文明进程到尧舜之时,此时的人类物质开始争多,私有制也开始产生,人性从此脱离了天道赋予的中,开始出现偏离。
原本一阴一阳可以说清楚的事情,现在说不清楚了,所以儒家第一个哲学开始出现,就是尧提出的四个字,允执厥中。此中就是天道,此天道就是未曾偏离的人心,天道即是人心。天道被称为神,人就是神,天道被称为上帝,人就是上帝。人之本心就是宇宙变化的基础,是宇宙的本原。
儒家第二个哲学在此基础上增加十二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是舜提出的。人心随外物而动,非常容易被外物迷惑,以至于失去本心,成为物质的奴隶。道心就是天道,就是人心中的良知,良知是天理昭灵明觉,要用心去体会。惟精惟一,只在此心上用功,就是惟一。使此心无一丝人欲就是惟精。通过惟精惟一,达道允执厥中。
夏商周三朝的更替,核心是哲学的认识不同。夏商周三朝的社会性天也是因为哲学的认识不同。
商汤放逐夏桀,不仅是夏桀暴虐,核心原因是夏朝不行祭祀。
葛伯不行祭祀,商汤便派人去质问,回答没有牛羊做牺牲。商汤使人送去牛羊,葛伯却将牛羊宰杀食之。商汤再派人去质问,会带说没有粮食做祭品。商汤又使入去帮助耕种粮食。葛伯却派人袭击给耕者送饭的人,抢夺酒饭,甚至残杀儿童,激起了商族民愤。商汤乘机率领大军进攻葛国。一举将其军队击败,灭亡葛国,揭开了灭夏战争的序幕。《孟子》
商汤是一个极度崇拜上帝的部族。正因为此,殷商虽然得到天命,但脱离了核心,殷商对上帝的认识不足,以为只要侍奉好了上帝,就可保殷商世代相传。以至于殷商后期到谄媚上帝的地步,原本用牛羊祭祀,变为用人祭祀,还发展出了活人殉葬,这等惨无人道的制度。
周朝开始崛起,是因为掌握了阴阳之道的根本。文王被囚禁七年,在狱中演绎周易,禅悟天道。明白了人就是神,但人要真正成为神,需要方法。
武王一怒天下安,周人取得天下。周公制作礼乐,用礼乐帮助人回复中正之心,引导人往神的路上走。周朝文明才是华夏文明之顶峰,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从周朝衰微至今二千多年,华夏文明一直在走下坡路,华夏真正的文明在周朝,而非汉唐。
周朝衰微后,本来此文明种子已经失传,好在天佑华夏,孔子出世,继往开来,保存此文明种子。再加上后世儒家圣人如曾子,子思,孟子,北宋五子,朱子,王阳明等代代相传。才使得此文明种子得以延续,此文明种子,将是人类社会的未来。
伏羲氏,尧舜禹,夏商周三代,支撑社会形态背后的是哲学。社会没有真理的哲学,就会永远是摸着石头过河。有真理的哲学,那么社会怎么运行,就会变得很简单。
夏商周的更替所发生的战争,本质上的哲学的战争,是现今文明战胜落后文明的战争。春秋战国的战争已经脱离了文明二字,是争夺土地人口的私欲战争。所以孟子说春秋无义战。
春秋战国之时为什么会有百家争鸣的出现,其目的正是论道,因为世间所有问题归根结底是哲学问题。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华夏之道,是人类的坦涂,失去华夏之道,人类将无路可走!
责任编辑:
原创文章,作者:ad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d88wan.com/565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