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业争鸣
“以洪荒之力建特色品牌”,在业内以文化独特、观点犀利著称的联合丽格(《专访 | 联合丽格的医美“拐点”论:“最好的医生”平台或将改变行业》),上周在北京主办的技术论坛宣传语里,直接包含了网络热语。
医美是以医疗技术为核心基础的服务业,“后魏则西时代”,医美渐有“回归”医疗本质的趋势,我们观察到,医美界对于如何用技术升级来建构竞争壁垒,正持续升温。
被部分医美界人士誉为“地震级”学术成果的可注射软骨技术就在此时首次曝光、引发热议。
美观君第一时间独家访问了四位领军医美企业的经营者:联合丽格董事长李滨先生、华熙生物CEO金雪坤先生,台湾星医美学集团创始人及新氧医美管理咨询公司(云诊所)总裁林信一先生、静博士美业集团董事长祝愉勤女士,且看他们如何“智者见智”。
文 / 美业观察 李筱姝 发自北京
▷上周,北京,国际知名组织工程专家、“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曹谊林教授,在由联合丽格医生投资集团领衔主办的“洪荒之力建特色品牌促发展”第三届丽格技术论坛上公布:他本人主导的“可注射软骨技术” 临床前准备工作已结束。
▷“组织工程和修复重建将成为医美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曹谊林话音落地,深知医疗美容技术面临同质化尴尬的400多名与会业内领军人物、专家医生、行业精英顿时群情高涨。演讲结束后,众人纷纷将其围追堵截,求“新”若渴。
▷据悉,曹教授是于论坛举行前一晚临时决定更改演讲内容的,他决定披露自己技术研究的最新动态:已完成安全性、有效性、合规性临床试验前期研究及SOP临床应用规范化流程制定,于7个月前开始实施临床注射,截至目前成功为3例病人分别实施下巴、鼻唇沟及鼻背注射。
▷曹谊林介绍,“可注射软骨技术”使用的自体软骨经实验室细胞培养数周呈膜状并剁碎便可制成凝胶物,与少量透明质酸(起润滑作用)混合注射入人体后,能形成新的软骨组织,新组织不会降解被吸收,可实现永久性填充效果。
第三届丽格论坛技术研讨会现场
可注射软骨来袭,透明质酸面临冲击?
▷“该技术可能是划时代的,”联合丽格医疗美容投资连锁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滨先生在接受《美业观察》采访时表示。“它将让注射美容治疗以及面部组织修复重建变得更安全、更持久、更便宜。”
▷作为经管者,他期待更多“像曹谊林教授这样的科学家不断开拓进取,持续性推出适合中国人人种特征的技术”,并呼吁医疗美容机构“拥抱类似正在发生的深刻、迅猛变化”。
▷在医疗美容领域从事投资、运营、管理20余年的李滨指出,永久性注射材料可能会带来长期的不可预知的损害,例如已经被取缔的奥美定。因此,可降解注射材料近几年风靡全球,但持续注射会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更有不法商人和黑心医生会为了利益和低成本贩卖使用假冒伪劣产品,这两方面成为可降解注射材料的劣势。
▷“长远角度,曹教授的方法在改善患者面部缺陷的同时还能帮患者节省费用支出,也不会有排异反应。而更为重要的是,此技术不会催生假冒伪劣产品,可以从根本上保障患者利益,” 李滨说。
▷我国对于医疗美容业制造与流通的监管长期缺位。2014年拥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核发生产批件的透明质酸(玻尿酸)产品消费量仅占总消费量的20%,水货、假货充斥市场。
▷而可注射耳软骨技术“恰恰能有效打击黑市医美对正规医疗美容行业的侵蚀”,联合丽格集团总院长王志军教授犀利直言。作为倡导非法不明注射物的临床取出取净者,王志军多年参与“美丽伤”公益救助,深知非法的注射物对求美者的危害。
▷虽然透明质酸存在致命弱点,但近几年在医美注射领域使用率屡屡攀升。
▷新氧app发布的《2016年医美行业白皮书》证实了它的盛行:其用户在2016年购买的商品中,玻尿酸订单占总订单26.4%;单次注射3支以上透明质酸的人数接近2015年的3倍,注射量明显上升;而一年中注射4至5次透明质酸的人数也达到2015年的3倍左右,注射频率增加。
▷重庆华美在2017年医美市场趋势研讨会上发布的2016年医美大数据发现,83%的求美者选择通过注射透明质酸填充面部,其次才是瘦脸针与自体脂肪。
▷对于这项新技术,全球最大透明质酸原料生产商、港股上市公司华熙生物的CEO金雪坤先生则强调:“可注射软骨技术在组织再造层面意义深远,但中短期不会对透明质酸原料及终端生产产业造成影响。”
▷“这类技术的临床应用有待观察,特别是规模化生产,在法规审批层面也尚需时间,”被业界称为学者型CEO的金雪坤告诉《美业观察》。华熙生物官方数据表明,该公司出品的“润百颜”透明质酸美容针剂市场占有率超过30%。
“润百颜”透明质酸美容针剂
▷在被美观君采访时,微整注射治疗总量连续3年全台湾第一的星医美学集团创始人、新氧医美管理咨询公司总裁林信一先生对此亦持有另外的思考,他毫不讳言:“企业在衡量一项新技术的价值时,必须要放到符合全球标准的科研尺度上去评估。意欲获得行业级的应用,恐怕有很漫长的路要走,而且这期间同时也有其他技术在迭代发展或横空出世。”
医美技术创新美,条条大路通罗马
▷ 可注射软骨技术的问世,折射出医美行业的高速技术迭代。
▷ 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16年医美行业报告》分析称:医美技术进步带来用户人群下沉,技术进步加速医美消费潜在需求的释放。医美行业的高营利性和高成长性,吸引科技和资金逐利而来,不断进步使整形美容越来越安全和便捷。
▷“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会倒逼企业思考技术升级、产业升级,”在打造精品医美连锁方面独树一帜的静博士美业集团董事长祝愉勤也早已捕捉到这一趋势。“生物科技市场日新月异,未来高校、研究机构会有越来越多科研成果走向医美领域。经过临床实践的好技术我们肯定会引进。”
▷祝愉勤向《美业观察》表示:无论在医美还是生美领域,“技术升级总是精益求精,企业需要把原有技术做得更好”。与此同时,“在引领性、创新性技术的开发方面,革新不仅仅意味着自主研发,更可以是到全球去找最好的供应链、供应产品及供应技术。”
▷专注技术研发、持续创新,以成为医美界UBER为愿景的华熙生物科技在建立可行技术壁垒方亦形成了体系化方法论,CEO金雪坤提炼出几个要素:
第一,上游医美企业可从组织工程、干细胞、精准医美方面的高新技术超前应用入手,重点抓技术的先进独特性与相关性;
其次,脚踏实地进行长期研发投入,考虑“研”和“发”的长短平衡,即能投入市场应用时间和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
第三,善于让内外力结合(操作上不排除将自己技术与外援合作进行融合,收并购等手段),渐进式打造核心技术;
另外,要考虑新技术面临的中短期内政府监管及其合法性。
▷林信一也认为,“医美技术创新有多重方向,可以通过收购并购、直接引进成熟技术、获取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许可等方式落地。在目前主流的手术、注射、激光、美容品类中,消费者保护、风险控制领域也有很多技术创新的空间。围绕核心技术,打造品牌、口碑是经营的长久之路。”
▷上述理念在先进医美机构的实践中已得到灵活运用。
编辑:美业观察 李筱姝
本文作者:李筱姝
原创文章,作者:ad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d88wan.com/565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