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碰到过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有一次去药妆店买个东西,掏出手机想用日本本土的Line去付钱的时候,店员告诉我没法用,只支持西瓜卡和edy卡。咦日本这么多移动支付为什么就是不普及呢?为什么大多数人还在用现金。
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人肯定会被日本的现金逼疯,时间一长你会发现家里边硬币越来越多。日本人自己难道不难受嘛?
我在网上看过很多如下的观点:
日本人就喜欢现金文化,假钞少相信银行,日本人觉得用移动支付会让自己没有隐私,说日本人喜欢触摸现金的感觉。事实真是这样嘛?
在一个正常有思维能力的人看来这些都是一些非常愚蠢的观点。这其实就是一种开历史倒车。
那本质问题是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
电子支付大范围普及对什么行业负面影响最大?没错就是银行,难道三井,三菱,MIZIHO会坐视不管嘛?完全不过分的说,这些银行掌握了日本整个国家。除非他们想变革,不然社会是不可能变革,他们想让电子支付普及就普及,他们想让日本人继续用现金就继续用现金,这个问题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
这一切都是资本的力量!这是旧有资本与新兴资本的一场较量。在资本主义社会前者永远是赢家。
第二个原因:
资本主义世界信奉的是美国那套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就是亚当斯密的学说:
1、私有化的所有制改革观,应把公有资产出售给私人,私有制是人们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
2、多要素创造价值的分配观,贫富两极分化是高效率的前提和正常现象。
3、反对过多的国家干预,国家的作用限于守夜人,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
4、主张一切产业都无须保护,应实行外向型的出口导向战略。
这里最主要的问题就出在这里的第一点与第三点,私有企业竞争的情况下国家是不会干预这些企业竞争的。这样就带来了以下的问题,私人谁都可以做电子支付,谁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就会出现日本现在的现状,1.28亿人口拥有7pay,Rakuten edy,Linepay,paypay,Suica,PASMO,iD,QUIPCay这么多的电子支付方式。商家到底选择谁家呢?选择电子支付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生意,最后还是资本多的一方胜利。谁的资本多?自然是银行,交通,能源,汽车这些老牌,家底厚实的产业。但像这样的企业在日本可不止一家两家。他们之间的竞争可是谁都打不死谁的,这些企业已经是日本的命脉,只要是日本还在,这些企业永远不会倒。电子支付永远都会有这么多家,支付方式永远不会形成一统的局面。
也就是说只要信奉新自由主义经济,没有国家力量强力主导,想要普及电子支付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不以人民的意志决定,不以国家首相决定。这一切谁说了算?控制国家的资本家组成的Deep state 决定的。
日本人民不想改变现状嘛,拥有民主自由的他们,有变革社会的选项吗?他们只有加不加消费税的选项。
大家可能知道安倍这次要让幼儿教育免费,然后给全社会加了消费税,不是掌握资本的企业家。到头来依然是保护他们这些背后的资本。
既然说到反面例子咱们再来谈中国。为什么在这方面做的出色?最本质的问题还是中国不信新自由主义经济,不相信”看不见的手”,政府有产业政策,政府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旧有资本,在这里由国家扮演。政府有决心改革,谁也挡不住。不止电子支付,还有中国现今的各种新兴产业,政府背负的使命与资本家背负的使命完全是不一样的。不然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这种赔钱赔到底裤不剩的项目是不可能从立项到完成,能走的这么顺畅。
我本人是信奉 熊·彼特的 “创新经济学”。社会要进步就得变革,变革就得触及旧有资本的利益。如果社会掌握在旧有利益既得者手里,那么社会永远是不会前进的。
反之社会掌握在变革者自己的手里,该死的企业就得死,该发展的企业全力支持。要像人体新陈代谢一样,企业有死有生。社会经济才会永远充满活力,这样才能在世界上有强有力的竞争能力。
原创文章,作者:ad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d88wan.com/566080.html